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新物种“北京花鳅”线粒体基因序列录入我院自主建设的北京市水生生物环境DNA数据库
新物种“北京花鳅”线粒体基因序列录入我院自主建设的北京市水生生物环境DNA数据库
发布时间:2025-03-18 浏览次数:1666

数据库物种图片

    近日,在中国科学院赵亚辉研究员团队的大力支持下,北京新物种“北京花鳅”线粒体基因序列正式录入我院自主建设的北京市水生生物环境DNA数据库,标志着这项历时3年的数据库又有了里程碑式进展,我院科研团队不断突破传统监测技术壁垒,为首都水生态保护装上“基因雷达”。

    北京花鳅作为新发现的物种,零星分布于北京潮白河等水体中,种群数量相对稀少,本次将其线粒体基因录入我院自主建设的北京市水生生物环境DNA数据库,可以充分利用该技术无创采样、痕量检出等优势,成功实现对该物种空间分布的动态追踪,有利于支撑该物种的保护,提升河湖水系生物多样性。至此,我院数据库已完成全市主要鱼类、底栖动物的基因信息收录,为北京水生生物绘制出“生命身份证”,对北京市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可起到有力支撑。

    在建设基因库的同时,结合北京南水北调、外流域调水等实际工作过程中可能对首都水生态状况造成的影响,开展河川沙塘鳢、沼蛤等外来物种的特异性引物设计及靶向监测,提出基于荧光定量PCR的环境DNA浓度与生物量相关关系,创新性探索基于通用引物与特异性引物相结合的水生生物结构评价方法,其成果对外来物种入侵风险评估预警、评估水生生物结构功能影响等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在北京市水务局长期指导与统筹部署下,持续开展北京市5大流域河湖水系水生态动态监测评估,利用环境DNA、稳定同位素等手段解析水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提出不同类型水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技术要求、方法,并进行水生态保护修复示范。从基因测序到生态治理,我院正用分子生物学手段重写首都治水逻辑。

    随着环境DNA监测网络在五大流域全面铺开,环境DNA技术正从监测工具升维为首都水生态治理的科技引擎,让每滴水的生态价值都被精准丈量,每条河的生物故事都被科学讲述,北京水生态保护也开始迈入智慧化新阶段。未来我院将持续发力,以科技利刃雕琢河湖新颜,接续奋斗护碧水清流,多维创新守生态京华。

 

相关消息:

·市水科院多项科技成果亮相服贸会和北京水务科技创新大会
·局领导带队赴昌平区菩萨鹿村走访慰问市水科院驻村第一书记
·“智水争锋”圆满落幕:市水科院吹响拥抱AI新时代“冲锋号”
·市水科院调研怀柔区小型水库汛期运行情况

 
 


版权所有: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
备案号:京ICP备13012438号-4 联系电话:010-68415753 E-mail:bwsti@bwsti.com
水利部12314监督举报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