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企业文化 >> 【身边的榜样】静水深流,行稳致远,与北京水务一起向未来
【身边的榜样】静水深流,行稳致远,与北京水务一起向未来
发布时间:2023-07-12 浏览次数:1627

     

      历经4年的转型,水工程技术研究所犹如蓄力待发的朝阳,将光辉洒在北京水务的事业上。这令人瞩目的转变,源于他的持之以恒、不断奋进,源于他的开拓进取、身先士卒,他就是水工程技术研究所的王建慧。

      一、严于律己、敏而好学

      1998年,学给水排水的他,第一份工作在北京市城市河湖管理处。尽管工作轻松,收入颇丰,他却毅然决然的选择离开,无畏艰难,只因不想蹉跎岁月,只为有机会去钻研未知的领域。工作多年来,他依旧保持着勤奋刻苦,低调钻研的学习态度,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汲取知识,用心琢磨。一直乘坐公共交通的他,手里经常捧着书,不经意间成为地铁里的一抹亮色。通过不懂就学,勤于思考,他带领部门针对大管径PCCP阴极保护开展了深入的试验,查明问题、提出优化测试方法,属国内首例,相关结论与建议获得了专家委和领域专家的充分肯定。他以严于律己、勤奋好学的科学态度,一步一个脚印,在北京水务的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领域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二、勇于创新、开拓进取

      面对难题时“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他就是凭借着开拓创新的勇气,勇于拼搏的精神,带领水工程技术研究所蹚出了一条“血路”。2019年,初任水工程技术研究所所长,带领一支年龄整体偏大、多数人只具备以检测为主的单一技能的这样一个团队艰难的转型。4年时光弹指一挥间,团队已经初步建立了以InSAR和北斗为代表的空中监测、以探地雷达、面波、高密度电法为代表的地面检测以及以水下机器人、无人测船、机器狗为代表的水下管道检测的空天地一体化技术体系,多项技术应用处于行业前列;形成了以安全评价、风险评估、安全预警、水利工程应急预案为支撑的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的“四预”体系,其中基于三维模型的大型输水隧洞、水库大坝等工程的安全监测预警技术在应用上处于行业先进。面对PCCP断丝检监测装备主要依赖进口的紧迫现实,他更是不断钻研、多方调研、深入学习、反复试验,下决心攻克这一技术难题,推动国产化技术应用,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已经逐步开展示范应用。

      三、身先士卒、堪为楷模

      办公室里每天最后走的一个人,通常都是他。因为白天大部分时间要忙于开会、沟通和调研,他非常珍惜中午以及下班后的休息时间,心无旁骛、争分夺秒地钻研课题和项目。他不为名利、只争朝夕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在开展阴极保护项目过程中,他带着团队多日研究到深夜,反复修改实验方案;在密云水库预警项目中,他随时分析有限元模型计算的成果,反复修改方案,工作群中的方案说明经常出现在深夜12点。当团队成员遇到困难时,他总是放下手头的工作、停住回家的脚步,一头扎进会议室,一起分析讨论相关工作方案。年轻同志忘不了他逐字逐句调整修改了水利工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执着;忘不了他把水利工程智慧化几个试点工程的方案条分缕析的倔强。

在他夜以继日、呕心沥血的工作下,他带领水工程技术研究所取得了转型路上从无到有的阶段性成果,他深知任重道远,仍将砥砺前行,加强水工程专业方向的技术实力,推动团队的不断成长,使水工程技术研究所成为北京水务事业的战斗堡垒。

 

相关消息:

·市水科院党委组织各支部赴服贸会和北京水务科技创新大会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市水科院组织观看九三阅兵直播盛典
·市水科院开展“八一”复转军人及军属座谈会
·市水科院赴菩萨鹿村开展慰问困难党员活动

 
 


版权所有: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
备案号:京ICP备13012438号-4 联系电话:010-68415753 E-mail:bwsti@bwsti.com
水利部12314监督举报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