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语】作为年轻的水务人,她始终以奋斗的姿态守节水初心,以拼搏的劲头奔大数据事业,用实干担当谱写青春芳华,这就是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研究所的齐艳冰。
一、务实笃行,奋力强支撑
2015年,她刚刚研究生毕业,怀揣着多年学习积累的水利知识,满怀激情地参与到《关于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意见》及“十三五”节水规划起草工作,不料却被节水工作所涉及的专业行业范围之广、管理之细难住了。为提升系统性解决节水问题的能力,她虚心请教前辈,经常工作到深夜。查文献、理思路,白天入乡、上山、下田调研真问题、获取真实数据,多少个绞尽脑汁的时刻都淹没在加班加点的忙碌里和笃行钻研的实践中。经过多年努力,她提出了新时期节水管理体系,支撑了《北京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以及“十四五”节水规划等政策文件出台和非居民用水户计划用水管理制度的全面优化,逐渐从入职“小白”成长为节水青年专家,荣获“北京市节约用水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为推动首都节水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不断贡献力量。
二、凝心聚力,科研谋突破
作为技术骨干参与了多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市科技攻关重点项目,白天理思路,做试验,晚上梳理成果、总结规律,制定了10种蔬菜、4种粮食作物以及中药材的用水定额地方标准,探索了农业节水路径和方法,形成了“理论研究—试验验证—标准制定—精细管理”农业节水体系。从方案制定、过程跟踪、成效评估等方面全方位支撑门头沟、顺义等区节水型创建;研究了绿地耗水规律,提出了灌水器加氯防堵优化控制技术,集成了绿地非常规水源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模式;基于水平衡测试摸清典型服务业用水结构,构建用水效率贡献率评估模型,研发用水单位精细化节水智能管控系统。工作以来获得多项农业节水科技奖、北京水利学会科学技术奖等。
三、数据赋能,踏上新征程
面向北京市节水管理智慧化的紧迫需求,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情况下,她工作量巨大,记不清熬过多少日夜,坚守在工作岗位梳理北京市用水管理系统业务需求,全面优化节水管理制度与流程,并担负起系统建设统筹工作。随着院内设机构调整,她进入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研究所后,在支撑好现有节水工作体系的基础上,积极寻求转型,不断探索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用水精细化管控路径与方法,利用知识图谱打通典型区域“取供用排”社会水循环链条,利用机器学习预测主要行业非居民用水户用水量,利用热点人口大数据探索水与人口、经济社会发展的耦合协调程度,以门头沟区为突破口推动以大数据分析、数字孪生为核心的“水务大脑”建设筹备与技术应用,积极探索从“数据链”向“价值链”转化的新路径。
“前路虽漫漫,上下仍求索”。她始终学思践悟,逐梦前行,在热爱的水务科研事业中孜孜无怠求索,在无悔的青春岁月中也必将硕果满枝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