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企业文化 >> 【身边的榜样】埋头苦干、真抓实干、善谋巧干——记流域生态环境研究所薛万来
【身边的榜样】埋头苦干、真抓实干、善谋巧干——记流域生态环境研究所薛万来
发布时间:2022-09-09 浏览次数:3768

    【推荐语】“埋头苦干、真抓实干、善谋巧干”,是他工作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对待工作的态度。工作以来,他始终保持必胜的信心、昂扬的斗志、扎实的努力投身水务工作,他就是流域生态环境研究所的薛万来。

    一、埋头苦干,承压奋进夯基础

    2014年8月薛万来进入我院工作,入职第二天即参加污泥项目,对于从未接触过的他来说,脑袋一片空白。面对工作困惑,下班后他埋头查阅文献、阅读污泥相关科技报告,慢慢了解污泥处理处置基本情况,工作也渐入佳境,掌握了污泥土地利用对土壤、植物和地下水的影响。第二年参加密云水库新增淹没区环境变化项目,依靠步行完成了148-155范围内环库区域监测工作,掌握了新增淹没区土壤、植被等方面的生态特性,这是他第一次与“京城大水缸”的亲密接触,也奠定了以后的良好基础。入职第三年,面临所内人员调整,他再次承担起小流域治理设计的任务,面临一天都没实际干过的难度和挑战,他硬着头皮接了这项任务。从此,他的脚步与北京的山山水水紧密相连,足迹踏遍了生态涵养区的沟沟岔岔。从项目现场调查、治理方案编制、工程概算编写,他带领团队从头到尾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主持完成了北京市近100条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设计,参与编制了《生态清洁小流域初步设计编制规范》标准,这一工作经历也锻炼了其吃苦耐劳的精神,夯实了他在流域生态、环境评价和河流水文等专业基础和工程实践。

    二、真抓实干,业务落地见成效

    为适应北京水务发展新要求,他也全身心地投入自身的业务转型中。2019年参与到圆明园水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中,从每次30000步烈日下的现场调查,到实施2万平米的示范现场,从水质浑浊的水域到清新明亮的水域,圆明园公园的每个角度都有其身影,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每回都能来一次圆明园的深度游览”。在他和团队的共同工作努力下系统总结我院再生水补给浅水湖泊水生态修复建设技术,撰写的《圆明园水系生态修复工程对本市治理水生态环境的启示》工作专报得到了两位主管市领导的批示,拉开了我市全面开展水生态保护修复的序幕。同年,随着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的推进,他的名字与永定河又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2019年我院系统监测的基础上,分析了水文节律特征、历史河流形态、生态状况,于2020年3月形成了关于水量调度、河流形态恢复、生态基质改良等内容的成果专报,高位支撑永定河2020年生态补水的实施。随着生态补水工作的全面开展,他和团队又一次扑在了生态补水的现场,从无人机航拍、关键节点冲刷、不同时期河流河势变化、生态要素响应分析等方面,总结提出了耦合自然水文节律与生物节律特征的生态水量调度方案、基于水力冲淤河流形态自然重塑方案和基于目标物种恢复的生物栖息地构建方案等3项创新成果,他也由从前的紧张忙乱逐渐变得从容自如。2021年、2022年他带领团队高效地完成了我院各项任务,支撑完成的《生态补水复苏母亲河焕发新生机》视频宣传片得到了局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参与完成的永定河水生态空间树木淹没和林场历史演变分析,有效支撑了我局主要工作和水生态空间管控。

    三、善谋巧干,数字赋能再出发

    随着智慧水务蓬勃发展,他的名字又和水务遥感紧密结合在一起。围绕所内职责和工作实际,他带领团队将遥感与流域生态、水生态空间管控紧密结合起来,探索提出了遥感用于流域生态健康评价的数据获取、参数反演计算和参数应用的技术路径,大大减轻了以往大量现场监测的繁重任务量和工作强度,让所内工作插上智慧的“翅膀”,利用该技术路径在十三陵镇域水生态空间分析评价中仅有一个月就完成了工作全部内容,并且得到了区镇领导的一致好评。在水生态空间管控中,优先提出了基于遥感的水域岸线分类及识别技术方法,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水生态管控空间岸线评价、滨岸带生态质量分析,让水务系统在水生态空间管控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征途漫漫,唯有奋斗,他再次在智慧水务的道路上启程出发。

    愿有岁月可回首,唯以汗血筑青春。希望他和他的团队能够一如既往、一往向前。

 

相关消息:

·市水科院党委组织各支部赴服贸会和北京水务科技创新大会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市水科院组织观看九三阅兵直播盛典
·市水科院开展“八一”复转军人及军属座谈会
·市水科院赴菩萨鹿村开展慰问困难党员活动

 
 


版权所有: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
备案号:京ICP备13012438号-4 联系电话:010-68415753 E-mail:bwsti@bwsti.com
水利部12314监督举报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