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由市水科学院承担的水专项“永定河(北京段)河流廊道生态修复技术与示范”独立课题顺利通过综合绩效评价
由市水科学院承担的水专项“永定河(北京段)河流廊道生态修复技术与示范”独立课题顺利通过综合绩效评价
发布时间:2021-12-28 浏览次数:1233

    近日,市水科学院参加由国家水专项管理办公室组织的“十三五”水专项独立课题“永定河(北京段)河流廊道生态修复技术与示范”课题综合绩效评价会。相关单位及专家参会。

    会上,市水科学院技术人员对课题开展情况进行汇报。该课题针对永定河绿色生态廊道建设与运维的重大制约技术问题,研发了“河道大型人工景观缓滞水体群生态功能提升技术”、“沙质断流河道绿色生态廊道构建技术”和“北方缺水河流生态水量水质保障技术”3项关键技术,集成了“河流绿色生态廊道生态修复”整装成套技术;构建了2套景观缓滞水体水质净化集约化技术路线,遴选了十余种适宜河道生态构建的乡土植物种类,确定了沙质河道5种生态护岸形式的适用条件、5组缓渗复合植被配置模式,以及4种适宜沙质河床的基质改良材料;制定了《沙质断流河道生态重建技术指南》、《重度退化河流绿色生态廊道构建技术指南》2项技术指南,提出了《永定河绿色生态廊道生态流量保障机制政策建议》、《“五湖一线”水华应急处理处置手册》,编制了《永定河山区段水域岸线功能优化调整与综合保护方案》等8项方案;向北京市水务局报送了关于永定河2020年生态补水建议的报告、永定河生态修复几点建议的2篇政策建议专报。同时,采用课题形成的河道大型人工景观缓滞水体群生态功能提升技术,在永定河莲石湖开展示范应用,实现了104hm2水域,水华暴发(叶绿素a>100μg/L)频次低于5次/年、面积控制在20hm2的治理目标。依托课题提出的沙质断流区河流绿色生态廊道构建技术,开展10.2km的沙质断流河道绿色河流廊道构建综合示范,在示范工程建设前后,陆生植物物种数增加了147.83%,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提高了117.86%和69.49%,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由2种增加到22种,全面实现治理目标。创新形成国内首个大型重度退化河流廊道修复技术示范研究案例,提出了沙质断流河道生态廊道修复策略及技术方案和永定河面向生态水量保障及生态补水技术方案,在永定河(北京段)河流生态修复实践与永定河全线通水入海中发挥了重大科技支撑作用。

    最后,专家组查验了评议材料,观看了实施成效视频,经质询与讨论,认为独立课题完成全部研究任务及考核指标,研究成果对水专项标志性成果具有较强的支撑性,一致同意该独立课题通过综合绩效评价。

 

 

相关消息:

·市水科院多项科技成果亮相服贸会和北京水务科技创新大会
·局领导带队赴昌平区菩萨鹿村走访慰问市水科院驻村第一书记
·“智水争锋”圆满落幕:市水科院吹响拥抱AI新时代“冲锋号”
·市水科院调研怀柔区小型水库汛期运行情况

 
 


版权所有: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
备案号:京ICP备13012438号-4 联系电话:010-68415753 E-mail:bwsti@bwsti.com
水利部12314监督举报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