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建成北京南水北调工程260余公里,多采用大型输水暗涵形式,包括倒虹吸方涵、PCCP、浅埋暗挖及盾构复合衬砌隧洞等结构类型,为保障工程安全同步建设了安全监测系统,目前每年采集数据已达150万点次。但存在几点问题,一是部分初始值缺失、仪器损坏,导致数据失真;二是监测数据仍靠人工简单分析,支撑性不足;三是所有工程缺少安全监测预警值,是关键安全“短板”。
课题针对PCCP管道、倒虹吸方涵、浅埋暗挖隧洞和盾构复合衬砌隧洞结构,选择钢筋应力、混凝土应变等关键监测项目,开展了预警技术研究。安全监测预警针对各类异常风险导致结构体损伤、破坏、甚至失效进行预判,异常复杂,研究采用有限元模拟分析方法,结合数据分析、异常工况分析、最不利受力部位判别、以及混凝土、钢筋、螺栓等受力破坏过程及指标分析,按照线弹性、塑形屈服、最后到破坏的基本理论,结合结构设计规范,提出了基于有限元模拟和不利工况分析的预警技术,以及技术警示值(黄色)、安全警示值(橙色)及安全预警值(红色)三级安全监测预警指标体系。技术警示值处于线弹性阶段,是对日常损伤的警示提醒;安全警示值位于屈服阶段,一般不允许在此状态下长期运行或进一步超载;安全预警值位于塑性变形顶点,是将产生受力破坏的极限值。
该技术有效解决不同类型、复杂输水管涵结构安全监测预警问题,在北京南水北调干线PCCP管道、永定河倒虹吸、西四环暗涵典型断面进行了示范,在东干渠两个典型断面进行了应用,具有可行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弥补了工程安全预警短板,也填补了国内相关技术空白,具体极大的推广价值和经济社会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