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0日,市水科学院水技术人员赴城市副中心调研河道水生态环境问题,与北运河管理处相关人员进行了深入对接。
近期,副中心多处水域出现了大量漂浮物,严重影响河道景观。市水科学院收到北运河管理处的科技需求后,迅速组织人员实地调研北关湿地、五河交汇处二道闸桥、温榆河通顺桥和镜河的漂浮物产生情况。经取样检测,发现漂浮物主要成分是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泥。分析原因是由于以蓝藻门巨颤藻(Oscillatoria princes)为主的浮游植物,每年冬季下沉至底泥中越冬,次年春季(3-4月)气温升高后逐渐上浮。由于巨颤藻具有丝状体结构特征,可以与底泥和浮游动物等互相交结成团聚体,随着浮游植物从底泥中上浮,会将团聚体从水底带至水面形成大量的漂浮物。针对团聚物松散不易打捞的实际水生态环境问题,市水科学院结合管理单位需求,进一步研究探讨相关综合管控措施。
北运河管理处充分肯定了市水科学院在副中心水生态环境中的相关工作,并希望加强深层交流合作,共同推进城市副中心水生态环境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