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4日,市水科学院组织召开《北京市典型流域生态补水监测与效益分析研究》与《大运河文化带源头——白浮泉域周边水文地质勘察及补给路径研究》专家技术评审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水文总站以及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相关专家参会。
会上,市水科学院技术人员分别对两个项目进行汇报。《北京市典型流域生态补水监测与效益分析研究》项目以潮白河及永定河两大流域为研究区,开展生态补水监测与效益分析研究,在潮白河地区新建10眼地下水监测井,形成由91眼地下水位监测井,62眼地下水质监测井构成的地下水监测网。统计计算来水量及河道入渗量,综合分析地下水水位变化及水质特征,构建密怀顺地下水流及溶质运移数值模型和永定河地下水流数值模型,提出生态补水优化方案,对支撑地下水资源管理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大运河文化带源头——白浮泉域周边水文地质勘察及补给路径研究》项目以查明白浮泉周边水文地质勘察及补给路径和提出白浮泉复涌方案为目标,开展地下水监测、同位素测试、地球物理勘探以及数值模拟等工作,明确昌平地区构造断裂性质及走向,划分白浮泉泉域范围,查明白浮泉地区地下水补径排条件,提出白浮泉复涌方案,对于地下水战略储备及超采区治理具有重要作用。
与会专家听取了汇报后,审阅了相关资料,经质询讨论后一致同意两个项目均通过技术评审。
市水科学院技术人员将进一步完善、总结、凝练项目成果,为水资源优化配置、地下水补给等方面提供科技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