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研究 >> 涉水系列立法及前期研究
涉水系列立法及前期研究
发布时间:2019-12-11 浏览次数:2895

项目来源: 北京市水务局

完成时间: 2017年——2019年

 

项目简介:

   (1)研究背景

    北京市供水受传统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的影响,城市和农村二元供水结构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导致城市供水和乡村供水分离,部分地区城乡居民在供水方面还不能真正享受均等化的公共服务。由于农村自备井和乡村小水厂水源周边环境较差,水源复杂、工艺技术简陋,水质和供水安全往往得不到安全保证,郊区农村居民难以享受到城区供水服务的标准,在饮用水水质、供水安全和服务质量等方面与城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目前,随着市政公用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排水事业的迅速发展,污水集中收集率和处理率不断提高,北京市供、排水管理的环境、对象、内容及相关技术要求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有关法规关于排水设施管理的内容比较少,已不能满足现行排水管理的需要。

    供排水设施是属于城乡重要基础设施。为加强城市供排水管理,保障城市供排水设施正常运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制定完善北京市供水、排水和再生水利用法规是十分必要的。开展供排水管理立法调研,对于推进北京市供排水立法进程,促进供排水管理事业的发展,提升全市供排水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2)研究内容

    1、国内外供排水管理法律分析。梳理国家及北京市供排水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开展供排水管理基本情况调研,对比国内外供排水管理的运行模式,分析外省市供排水管理立法的特点和通行的做法。

    2、北京市供排水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针对供排水管理存在和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拟确立主要法律制度。对北京市供排水基本情况(包括:水源(排水户)、工程建设、运营、设施维护、施行的奖惩措施等方面)进行系统调研分析,对供排水信息管理、水质监管、管网安全运行监管、经营服务和节水监督管理、应急管理以及乡镇用水、排水水量监控与水质监测等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供排水管理立法需求。

    3、立法重点难点论证分析。根据法律依据,结合北京市实际情况,研究的范围包括城乡供排水管理,针对供排水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展立法重点难点研究。提出供排水管理立法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开展立法论证,完成供排水调研研究报告。

   (3)主要成果

    从历史与现实、现状与发展、理论与实务的结合上,深入分析了北京市供排水管理的现状和问题,系统地梳理了相关法律法规,从立法的背景、必要性、可行性及立法的基础思路、框架和主要内容诸多方面,结合本地实际,总结分析和借鉴了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其他省市供排水管理立法经验和先进做法,在此基础上,论证了供排水管理地方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基本思路和框架,并起草了《北京市城乡供水管理办法(草案)》《北京市排水和再生水管理条例(草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4)创新点

    1、为本市解决供水城乡分割的服务管理体制和村镇供水无法可依,为多水源联调、强化供水水源及水源地保护力度、强化二次供水规划建设管理和监督、弘扬供水文化、加大科技应用,以及供水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弱,处罚范围模糊情况,许多供水违法行为没有相对应的明确处罚规定等现象提供了解决方案,具有创新性。

    2、提出了制定本市排水和再生水地方性法规要充分体现北京的功能地位和发展思路,并且要紧密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实现六个有机衔接和结合,具有创新性。

    一是制定排水和再生水地方性法规,要与疏解非首都功能,整治城乡环境,改善水环境有机衔接和结合。疏解非首都功能,整治城乡环境,直接影响着首都排水和再生水利用的方向、重点、规划和布局,促使首都排水和再生水利用的规模与方式的转变。

    二是制定排水和再生水地方性法规,要与理顺排水体系,做好供水和再生水利用有机衔接和结合。排水与供水、排水与再生水利用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要理顺排水体系,必须充分考虑供水和再生水的基本情况和运转情况。

    三是制定排水和再生水地方性法规,要与做好节能减排,治理“大城市病”有机衔接和结合。排水和再生水,直接关系节能减排,与治理大城市人口集中、产生污水多、水污染严重的“大城市病”也有着直接的关系。

    四是制定排水和再生水地方性法规,要与全面推行河长制有机衔接和结合。河长制是在河湖管理、排污治污等方面,依法落实地方主要责任,负责辖区内河湖管理和保护工作的一项制度创新。河长制坚持问题导向,以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行政执法监督管理为主要任务。这些都与排水和再生水有着直接的关系,实质内容是一致的。

    五是制定排水和再生水地方性法规,要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雄安特区规划发展、京津翼协调发展有机衔接和结合。城市要发展,城市格局、城市规模与发展方式的变化,都直接关系排水和再生水利用的区域重点、规模和整个格局的变化。

    六是制定排水和再生水地方性法规,要与打造“美丽中国、魅力北京、美丽乡村”和保护首都风貌有机衔接和结合。一个地方美不美,水是灵性、水是灵魂。水的情况,水的运行及其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环境的优美与否。排水和再生水与建设魅力北京、美丽乡村有着重要的关系。

 

相关消息:

·北京市灌溉试验中心站运行与维护
·门头沟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验收项目
·全国第三次水资源调查评价
·清河一河一策编制

 
 


版权所有: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
备案号:京ICP备13012438号-4 联系电话:010-68415753 E-mail:bwsti@bwsti.com
水利部12314监督举报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