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jpg)
11月15-16日, “北京水文化保护与发展学术交流会”在北京通州顺利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中国水利政研会、水利部新闻宣传中心、中国水利文协、中国水科院水利史研究所、清华大学、河海大学、中国水利报社、北京市水普办和浙江省、江苏省、湖南省、北京市水利部门的相关专家。我院李其军书记、郝仲勇副院长参加了会议。
会议分别由中国水利报社党委书记涂曙明、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李其军主持。水务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马东春作了“北京水文化遗产调查与研究”的主题报告,对北京第一次水文化遗产调查成果、北京水文化的典型特点和重点水文化遗产内涵,北京水文化的价值评估以及水文化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等内容进行了详细汇报;通州区水普办副主任柳德明就“通州区水文化遗产调查及保护”工作进行了汇报。
与会专家在听取完主题报告后,对北京水文化遗产的调查成果进行了高度评价,并对北京水文化的发展和建设献言献策:一是建立水文化遗产数据库,更好的利用和保护好已调查出来的遗产,并不断地将调查工作深入进去,不断补充;二是要跟文物规划部门共同绘制出北京的水文化地图,要对每个认定的水文化遗址建立档案、立牌子保护起来,要把历史的记忆保留下来,把历史的文化开发出来;三是深入挖掘这些水文化遗产所蕴含的历史内涵,将水文化精神和价值传承下来。在生产活动中影响当代人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在生活方式中体现水的宽容、谦逊、柔美,从而审视我们现代人的做法; 四是利用好公共媒体、舆论做好水文化宣传。结合水情教育,在中小学的基础教育里,多渗透一些水文化的知识。在社区宣传推广上,加进水文化的内容,利用公众舆论来监督水文化。
本次学术交流会以北京水文化遗产的调查工作为切入点,通过与会专家、水务工作者和宣传工作者的面对面交流与探讨,更加明确了今后北京水文化遗产的保护意义,并为北京水文化的建设与创新提供了政策支撑。
本次会议由中国水利政研会、中国水利报社、北京市水普办、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和通州区水普办共同主办。来自北京城市发展研究院、北京物资学院、通州区文物所、通州区水务局等相关部门学者和媒体工作者3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水务发展战略研究所供稿)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