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我院生态研究所与中国水科院泥沙所共三十余名工作人员在我院永乐店试验基地展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擂台式”业务交流。我院孟庆义副院长、刘洪禄总工及泥沙所曹文洪所长参加了交流活动。
中国水科院旗下的泥沙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研究内容主要为河道整治、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泥沙量测技术等。先后主持或参加过国家“八五”、“九五”攻关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等。在流域规划、河道治理、水土保持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泥沙运动及水土流失基本理论、数学模型与实体模型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泥沙所在河道整治、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与我院生态研究所的业务具有较高的关联性,两单位间开展业务交流及共建学习,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双方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学习与互补型合作。
业务交流
交流会采用“擂台式”的方式进行,双方交替上台进行汇报交流,整个活动显现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烈气氛。
泥沙所对水土保持业务的开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其侧重于从河流动力学的角度开展水土保持方面的研究,研究范围包括长江流域、黄河流域、辽河流域、嫩江流域和京津地区等。泥沙所在泥沙领域进行的科学研究及获得的成果充分展现了其在河流泥沙动力学、泥沙输移规律、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原理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优势。
在交替进行的“擂台式”汇报交流中,我所技术人员针对近年来在北京山区开展的水生态修复、小流域建设、河沟道生态监测与评价、水土保持研究、水土保持相关规划、水土保持方案与监测等工作进行了详细汇报,充分展示出了我所在小流域建设、水生态修复等工作中的特色,尤其是“中德”项目中学习、总结的先进理念与技术及示范工程成为双方业务交流与共建学习活动的亮点。
孟庆义副院长与泥沙所曹文洪所长在总结中一致认为:经过多轮“擂台式”的交流,双方对于科研项目及实际工程中采取的先进理念、关键技术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在业务领域中的认知水平有了进一步提升。本次交流会是双方共建学习的良好开端,使双方看到了未来工作中更为广阔的合作前景,为双方之间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及互补型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科研项目方面,双方可将泥沙所先进的理论研究与生态所多年的实践经验相结合,发挥各自所长、扩展业务领域、提升研究能力;在市场开拓上,双方可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协作,实现共赢。
参观试验基地
业务交流前,双方人员参观了北京市灌溉试验中心站。通过参观,加深了对我院科研工作的了解,为进一步的合作打下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