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磊,男,1984年出生,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201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河海大学、北京建筑大学校外硕士研究生导师。现就职于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防灾减灾研究所。
主要从事海绵城市规划与管理、数值模拟相关研究与咨询工作。
先后主持及参与国家水专项、北京市科委、北京市自然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承担北京市水务局、北京市南水北调办、通州水务局等各类折子工程、咨询项目20余项。
作为课题组骨干,参与了北京市自然基金“基于健康综合指数的调水工程受水区水生态风险评估”(8142021)、北京市科委“南水北调来水藻类水华风险及应对关键技术研究”(Z151100002115055)和南水北调来水生态风险应对关键技术研究(Z121100000312097)等南水北调相关科研项目;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过《南水北调水质监测站网规划》、《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亦庄调节池(二期)数值模型计算研究》等多项南水北调相关咨询项目,研究成果有力支撑了南水北调规划、设计及工程建设等工作。
作为“十三五”水专项课题——北京城市副中心高品质水生态与水环境技术综合集成研究课题(2017ZX07103-007)下设“精细化洪涝模型构建”研究任务负责人,构建了覆盖副中心范围的洪涝模型,识别了洪涝风险,研究成果有力支撑了副中心防汛工作。
作为北京市国家海绵城市试点技术支撑的核心人员,累计驻场服务700余日,审查设计方案100余项,提出并推动了“基于水影响评价的海绵城市管控机制”落地实施,研发的“环保型雨水口技术”成功应用于行政办公区7条道路的1300余个雨水口中,形成的海绵城市数值模拟技术有力支撑了系统化方案编制及合流制调蓄池建设工作。上述成果及经验正在全市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