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敏丽,女,1977年出生,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现任环境监测与评价中心专业总工。
主要从事地下水污染控制、环境规划评价等工作,重点是:地下水污染控制、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水资源论证、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调查评价等工作。
本人自工作以来,主要从事地下水污染控制、水环境监测评价、水资源规划评价等方向。地下水污染控制方面主要负责了《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的地下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2006-2007)、《北京市地下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2006)、《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污染源调查》(2005-2006)等课题。调查了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污染源分布及数量,划分了典型污染有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的防污性能分区图;并在亦庄选择典型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开展了对地下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项目成果对北京地下水的污染防控技术制定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水环境监测评价主要负责了《再生水作为河湖用水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研究》(2010-2012)、《潮白河再生水入渗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研究》(2012-2014)、《引温济潮工程受水区地表地下水环境监测评价》(2018)等部级及北京市地方项目。研究了再生水特征风险因子的迁移转化机理,并应用构建的地下水模型,预测了再生水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研究成果为再生水安全、高效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水资源方面的科研课题主要有《南水北调来水藻类水华风险应对及关键技术研究》(2016-2017)、《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质调研及与北京市水质适应性研究》(2015)、《“水源严重污染事件专题”巨灾情景构建》(2014)等项目,调研了南水北调中线、东线水质,以及北京水源情况,分析了来水与北京水的适应性、北京水源保障供水安全的可靠性,构建了中线来水藻类生态变化模型,预测了不同来水及突发污染事件对北京供水的影响,项目成果可为保证城市供水提供重要支撑。
负责及参与的横向咨询项目主要为水资源论证与规划、水环境治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项目,有《海淀区水资源综合规划》(2010)、《温榆河水系综合治理规划》(2009)、《平谷城区自备井置换规划》(2008)、多个区的十二五和十三五水务发展规划,以及多个水影响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积累了丰富的水资源论证、规划、评价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