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远航,女,1980年出生,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就职于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水工程研究所,从事专业为水力学、河流动力学。河海大学水利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基地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北京市水务局科教处/北京水利水电学校北京水务培训工作授课专家。
主要从事水力学、河流动力学和供水管网瞬变流工程相关领域研究,采用数值模拟和物理模型试验两种技术手段,对各类水利工程进行设计方案优化,为工程调度运行管理、流域防御洪水安排提供技术支撑。
精通于河道及调节池水流数值模拟的相关研究,为调节池工程布置方案的科学设计及合理调度提供支撑;分析跨河工程、河道生态治理、河道外建设项目等工程实施对区域产流及河道行洪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措施保障北京市城市排水管网及河道行洪的安全。完成了《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亦庄调节池工程模型试验研究》项目,利用物理模型与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技术手段进行流速变化、流态流势分析、拦污栅水头损失、连通闸过流能力验证等研究。本人负责的数学模型发挥了研究区域大计算周期短、精度高的优势,使研究区域包括一期、近期和远期全部时段,研究情景、方案组合包含各种可能的工况,提升了研究成果质量。同时多次应用河流动力学数值模型完成河道防洪等相关项目,如《温榆河机场南线高速公路段桥墩壅水数值模型计算》、《永定河王平镇段河道规划方案》等。
熟练掌握供水管网瞬变流模型,应用于包括管道、明渠、阀门、泵站、空气阀、调压井等控制工程的全系统供水工程,进行工程布置方案优选及调度方案优化设计,有利于防止供水系统发生有害水锤及爆管等严重事故。主持开展了《北京市南水北调供水环路水量调度方案研究》项目,在环路供水系统水量调配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多水源供水瞬变流模型,进行正常运行及极端事故工况的调度方案计算,分析压力波动,为环线配套工程优化设计和安全监测提出了优化方案,为制定通水调度方案和应急预案提供了技术参考,同时项目试验性开发的集模型演算与实时调度相结合的三维智能调度系统,为“北京市南水北调智能调度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方案选择。
开展河工模型试验相关研究,真实直观的展示河道、水利工程的水流形态,河道泥沙的冲刷与淤积情况,是大中型水利工况科学设计的必要支撑。完成了《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大宁调蓄水库工程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大宁水库作为南水北调北京段的调蓄水库,对南水北调来水安全、稳定的为北京市供水极为重要,同时关系到永定河的防洪安全,该项目提出了潜在问题的解决方案。同时,完成了包括《北关分洪枢纽改建工程模型试验》、《永定河卢沟桥~三家店河道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物理模型实验研究》在内的多项物理模型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