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在水利部示范项目、北京市重大科技项目以及市财政课题支持下,系统开展了都市农业节水及碳氮减排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1、系统提出了蔬菜轮作模式下土壤-植物系统水-氮-碳迁移转化规律,明确水氮输入对土壤N2O、CO2等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及综合增温潜势的影响,提出土壤-植物系统土壤碳氮素平衡特征,构建土壤-植物系统碳氮循环模型,定量化土壤氮盈余以及土壤有机碳库稳定性,提出基于碳减源增汇的蔬菜节水减氮栽培管理模式。
2、明确了设施农业施肥器、过滤器、灌水器等关键微灌设备的流量-水动力特征响应关系,提出设施无土栽培常用基质水动力学特性与优化配比,集成研发设施花卉潮汐式灌水技术和智能灌溉施肥器测试装置、精准灌溉系统以及自动灌溉施肥机,揭示了设施农业栽培特点的水肥一体化调控机制,提出了设施农业微灌水肥一体化系统优化配套模式与关键技术参数。
3、构建都市农业节水规范化管理技术体系。结合全市农业灌溉机井空间分布和地下水分布单元,提出了基本农田合理利用浅层地下水的保障机制;完善了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建立农业水费征收管理机制,提出了基于灌溉用水定额标准的水费征收和节水奖励机制;构建了农业高效节水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工程建设效益及其适用性;制定种植业节水灌溉管理规范,实现种植业从取水-用水-节水全过程规范化管理。
4、依托项目成果,在房山建成示范区面积1500亩,实现水肥一体化精量施肥灌溉,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5%~30%,肥料利用率提高5%~10%。通过标准规范、决策咨询、培训示范等多种形式在北京地区大规模推广应用,累计推广面积达153万亩,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升至0.751。项目授权专利11项,形成标准规范10项,发表论文36篇。研究成果支撑《北京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北京市农业高效节水实施方案(2022-2025年)》等文件发布,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