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 【身边的榜样】脚踏实地筑防线,上下求索攀高峰——记防灾减灾研究所薛志春
【身边的榜样】脚踏实地筑防线,上下求索攀高峰——记防灾减灾研究所薛志春
发布时间:2022-10-20 浏览次数:4241

    【推荐语】“脚踏实地、主动思考、敢于创新”,是领导和同事们对薛志春的一致评价。2020年博士后出站入职水科学院的他秉承水务科研事业初心,恪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防汛理念追求,在干中学、学中干的实践过程中,迅速成长为一名独当一面的业务能手,为首都防洪减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一、脚踏实地,向下扎根打基础

    2020年初,怀揣着一颗“将科技论文撰写在京华大地上”的初心,薛志春加入了防灾减灾研究所技术团队。刚一入职,就面临着潮白河流域超标准洪水预案编制的应急任务,他迅速理清工作思路:“流域风险问题是什么,防御症结在哪里,预案成果怎么应用”。为此他边学边干,调研足迹遍布流域内河流水系、水库闸坝与险工险段,摸索出了一套全新的结构化预案技术路径——以流域为单元将下垫面、防洪工程参数、堤防堵口险工等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运用作战图的方式进行直观表达,同步建立防洪排涝作战图集成平台,实现“作战图+平台应用”的相互支撑、动态迭代,成果获得了局领导的高度认可,也在专业处室与河道管理部门得到广泛应用。

    二、主动思考,科研向上求突破

    多年科研经历,使他养成了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工作习惯:在工作中带着问题去思考,从文献中寻找经验借鉴,激发创新灵感。针对洪水对水利构筑物的冲刷破坏,他想起了都江堰鱼嘴分水堤原理;结合永定河堤防内部风险不确定性,他想着是否可以通过改进预埋式感应装置对堤防形变进行实时监测;当他发现水位流量监测设备的功能单一、进口设备价格高昂,他想着怎样用国产芯片设备实现同样功能。工作上的主动思考助推科研创新的开花结果,2021年,他连续申报并获批5项实用新型专利,相关研究论文在水利学报上2期连载。

    三、敢于创新,多元融合向未来

    当前北京水务面临防洪减灾“人水矛盾”新问题,唯有人水和谐才是有效解决途径。他创新性地将可变模糊理论应用到全市的人洪和谐程度评价中,较出色地完成干旱灾害风险普查任务。他积极谋划,将新型睿思降雨预报产品引入水务系统应用中,集成到实时淹水模型应用中,延长了临近期洪涝预报预见期。针对北京市外洪内涝灾害链传播路径,预研全市防洪排涝格局优化调整方案。目前,他正尝试通过数值模型与数据融合等方式,建立水旱灾害智能检索库,逐渐探索出一条符合超大型城市发展的人洪和谐发展之路。

    “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洪涝风险及其承载能力之间充满着模糊性与不确定性,他将继续遵循着人水和谐这一理念在防洪减灾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希望在城市人类社会与大自然之间探寻一个和谐共生的理想模式。

 

相关消息:

·

 
 


版权所有: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
备案号:京ICP备13012438号-4 联系电话:010-68415753 E-mail:bwsti@bwsti.com
水利部12314监督举报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