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来源: 北京市水务局
完成时间: 2016年——2018年
项目简介:
(1)研究背景
北京是一个重度缺水的城市,水资源禀赋制约未来发展空间。对水资源管理而言,不能就水论水,必须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和解决水资源问题,与北京市建设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紧密结合。因此,客观科学地评价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程度是非常必要的。通过研究,构建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科学合理评价水资源协调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推动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科学发展的生态文明格局。
(2)研究内容
作为系列年度评价项目,研究评价北京市2004-2015年间水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程度,对北京市水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关系进行剖析;测算北京市完全用水效率及贡献率;结合数据分析针对现阶段工作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1.年度水与经济社会发展评价
收集北京市年度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人口、经济指标等)数据;整理分析北京市年度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数据资料;结合北京市供用水情况对现状进行评价。
2.北京市水与经济社会协调度评价
从水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整体角度出发,在阐述水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北京市水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系统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下,收集整理相关评价指标数据,利用多元统计理论、层次分析法和协调理论等方法,核算北京市年度水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程度,对北京市水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关系进行评价分析。
3.北京市产业及各行业用水效率评价
研究构造出价值型—实物型混合性的水资源投入产出表,将水资源量纳入国民经济行业价值型投入产出表中,把传统的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和水资源在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循环描述相结合,在投入产出模型之外构造单独的水资源利用分析模块。采用完全用水效率指标对北京市三次产业及各行业用水效率进行分析,剖析用水效率阶段性成效;通过核算贡献率,对用水效率贡献率及产业结构变化贡献率进行核算,实现对各产业用水效率变化的评价,为下一阶段用水定额及产业政策调整提供数据支撑。
4.水与经济社会发展模拟分析
基于问题导向原则,建立北京市水资源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BJW-CGE),分析采取增加或减少供水量、提高水价、提高排污费率等措施对北京市地方生产总值、各产业部门产出、居民收入、水资源需求量和废污水排放等的影响。利用2006-2010年北京市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相关数据,设定不同政策情景进行了模拟分析。
5.用水与城市功能区发展分析
根据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建立实证模型,对用水与城市功能区发展进行分析。
6.北京市水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遵循水的自然规律,按照首都功能定位和发展要求,根据年度评价的分析结论,结合社会热点提出针对性建议措施,进一步促进北京市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3)主要成果
1. 北京水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
2. 北京市水与可持续发展年度研究报告(印刷物)(2010、2011、2012、2013、2014、2015)
3.2011年《北京水务情势报告》两期:《2011年北京水务热线关注点分析》《北京“7.21”特大暴雨回顾与分析》
4.2011年《中国水利报》现代水利周刊以“水资源: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支撑”为题,刊登并介绍了项目研究成果,并刊发评论“经济社会发展须量水而行”。
5.2013年《北京水与经济社会协调评价》发表在《北京水务》
6.2017年《北京市产业部门用水效率研究》发表在《水利水电技术》。
7.2019年《北京市水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程度研究(2005-2015年)》发表在北京市水科院《北京水问题研究与实践论文集》。
(4)创新点
1、根据水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概念内涵,在遵循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系统性、层次性、独立性、相对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基础上,建立北京市水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北京水与经济社会系统的耦合度进行科学评估,具有首创性。
2、研究构造出价值型—实物型混合性的水资源投入产出表,将水资源量纳入国民经济行业价值型投入产出表中,把传统的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和水资源在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循环描述相结合,具有创新性。
3、基于问题导向原则,建立北京市水资源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BJW-CGE),进行水与经济社会发展模拟分析。
4、对用水与城市功能区发展进行分析中根据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建立了实证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