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来源:北京市水务局
执行年限:2016年6月——2017年9月
项目简介:
基于本项目我院完成了清河流域精细化洪涝模型建设,在洪涝模型基础数据库构建、模型构建与验证、基于洪涝模型的防汛决策支持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项目组通过资料收集整理、实地调查勘测、遥感解译分析等技术手段获取了清河流域海量的高精度的基础数据资料,包括646.8km的雨水管网,43.9km的河道、88个河道断面,200 km2最新城市下垫面分布等资料,为精细化洪涝数值模型构建提供了重要的一手资料。
本项目细化了网格-管线-集水区-排水分区-小流域之间的拓扑关系,利用小区尺度、排水分区尺度和流域尺度的观测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积水深度模拟误差为22%,洪峰模拟误差约为6%,精细化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
综合考虑不同重现期暴雨的量级、历时、空间分布等因素,以及北旱河入流、温榆河顶托、昆玉河分洪等周边水系调度的影响,设置了31种模拟情景,分析了河道排水、管网排水和地面积水过程,集成了洪涝风险情景库。
项目组基于精细化模型成果构建了清河流域内涝积滞水台账,涵盖了41个易积滞水风险点;以典型积水点上清桥为例,开展了多情景模拟,系统诊断内涝原因;评估了646.8km雨水管网排水能力,低于1年一遇、1~3年一遇、3~5年一遇、5~10年一遇、高于10年一遇的比例分别为61%,14%,4%,5%和16%;对清河干流和主要支流河道行洪能力进行了评估,当暴雨重现期高于50年一遇时,存在4处漫溢高风险区。
基于精细洪涝模拟技术所开展的积水风险点台帐构建、管网排水能力评估、河道行洪能力评估、内涝积水原因诊断等典型应用,对防洪排涝工程规划设计和防汛应急抢险管理,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图1排水口和管线现场测量 图2 清河流域雨水管网排水能力评估结果

图3 模拟的清河流域易积滞水点分布 图4沙子营闸采用限泄调度时洪水淹没范围(100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