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 凉水河流域精细化洪涝模型
凉水河流域精细化洪涝模型
发布时间:2019-12-10 浏览次数:2959

项目来源:北京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执行年份:2017年6月——2017年12月

 

成果简介:

    2016年开始,北京正式启动城市精细化洪涝模型建设,计划分5年构建中心城区精细化洪涝模型,持续更新模型数据参数,使模型维持生命力。2017年,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完成了凉水河流域精细化洪涝模型构建,建立了一套涵盖产流规律识别、模型构建、模型验证、模型应用的理论方法体系。构建了海量高精度基础数据库,覆盖排水管线、河道断面、排水口、雨水泵站等,开展了高时空分辨率的强降雨产汇流建模,建立研究区内更高的空间或地域分辨率的水文水力学综合模型,进行城区地表产流、管道汇流、河道汇流和地面漫流的耦合模拟计算。基于所建模式,建立集积水风险台账、管网排水能力评估、河道行洪能力评估、内涝风险评价、海绵城市效果评价及防汛历史经验曲线为一体的技术应用体系。

    项目成果建立了凉水河流域内涝积水风险台账,量化了10年暴雨情景下积滞水点的积水深度、积水历时、积水范围等特征参数,明确了区域内涝风险等级。评估了凉水河流域管网排涝能力,<1年,1~3年,3~5年,5~10年和>10年比例占50%,21%,7%及22%,为易涝点管网提标改造提供依据。诊断了丽泽桥积滞水的成因,影响因素排序依次是微地形>管网>下垫面>洪水位,明晰了防洪除涝的部门职责。量化了典型海绵措施的径流削减效应,1年~50年降雨,实施海绵后径流削减90.46%~38.88%,洪峰削减93.25%~15.60%,洪峰滞后225min~0min,随重现期增加削减效果明显降低。项目成果支撑了2018年“7.16”、“7.24”等多场暴雨洪涝指挥调度,大红门闸模拟洪峰误差仅6%,区域模拟积水深误差15%,为防洪排涝调度及应急抢险争取了宝贵时间,极大提升了防汛指挥决策的风险防控能力。

图1 凉水河流域管道排涝能力评估图

图2 岳各庄桥积水风险台账示意图

图3 丽泽桥区数字高程示意图

 

相关消息:

·

 
 


版权所有: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
备案号:京ICP备13012438号-4 联系电话:010-68415753 E-mail:bwsti@bwsti.com
水利部12314监督举报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