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出生,工学博士,高级工程师,流域生态环境研究所副主管,河海大学校外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流域生态评价与模拟分析技术、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近年来,重点关注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流域生态演变的水生态影响、关键水生生物生态水力学需求等方向。
围绕北方季节性游荡型断流河流生态修复难题,创新提出耦合自然水文节律与生物节律特征的水量调度过程,研发了基于水力冲淤河流形态自然重塑技术,量化评估了生态补水对河流生态自然恢复效果,创新提出基于目标物种恢复的生物栖息地构建方案。面向新时期北京市水生态保护修复需求,形成了基于遥感生态参数的流域生态健康评价技术方法,支撑了水生态空间质量评价工作和水生态空间管控工作,完成全国首个以水生态保护修复为主要内容的《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意见》政府文件,形成指导全市开展水生态保护修复的指导文件。
作为负责人和科研骨干,先后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3项、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5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市水务科技奖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授权专利10余项,参编学术论著2部。